阅读量 : 46次
一直以来,如何降低成本是各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在各行各业快速应用。又是一年两会时,随着2022年两会闭幕,当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上述两个问题时,或许可以窥见中国科技领域的未来。
工业软件赛道在国产化和数智化的浪潮下,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显示,从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国外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比例达90%以上,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占比仅7%左右。工信部智库专家、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所长林雪萍曾言:“当前的工业软件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攻坚是‘步履蹒跚’,而攻弱则‘所向披靡’。在国外高端软件占领的领域,只有少数企业在艰难突破。”当国内工业软件被“卡脖子”,为了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工业软件国产化已势在必行。
2022年1月,工信部印发《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到2023年,初步建立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不少于20项相关标准”。该《指南》还提到,“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不少于40项相关标准;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细分领域智能制造标准较完善;其他细分领域智能工厂标准全面覆盖,重点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集成互联标准有所覆盖;实现智能制造标准在行业广泛应用”。一直以来,智能制造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绕不开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智能化变革已成为产业界的共识。2022年两会代表们分别从开源开放、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国数据安全问题频发。工信部办公厅印发《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建设目标提出,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作为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数据只有在安全使用加工和流通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价值。随着国内《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法规接连出台,中国迎来了个人信息保护及企业数据合规的新纪元。如何在保障数据隐私要求的前提下,破除数据壁垒、完成安全多维度的数据融合,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21年元宇宙概念刚一出现,就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热潮。在“万物皆可元宇宙”的时代,热点之下的多重声音不乏刻意炒作的乱象。眼下,元宇宙存在概念尚不分明、投资环境泛化、政策法律不完善、特有经济体系得不到保障及数据安全问题。2022年两会中,“元宇宙”一词在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中均有出现。相关提案多聚焦于两方面:元宇宙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监管的并行、有序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科技产业领域提出了“要创新机制体制,提供政策优惠”的计划,显示了我国科技强国的决心。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当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科技企业家和数字经济的实践者将众多科技成果从“背后”推到“台前”,在世界舞台迸发中国科技的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体验。“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科技变革无穷无尽,只有登高方能望远,无限风光在险峰。面对当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敢于攀登的中国人民势必会站在顶峰俯瞰百舸争流、奋楫扬帆。
上一篇: 人工智能的7个应用场景,值得关注!
下一篇: 网络安全的未来:2022年网络安全预测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